今天是:

当前位置: 首页 > 工作动态

十堰市着力提升养老服务能力 品质养老让老年人生活无忧

来源: 市民政局    发布日期: 2024-07-26

【编者按】市民政局牵头实施品质养老行动,建设街道级养老综合体8个、农村老年人互助照料中心19个、幸福食堂50家,实施居家适老化改造3000户以上。截至目前,全市8个街道(乡镇)养老服务综合体项目已全部启动建设,均嵌入老年大学功能,工程总体进展已过半;19个农村互助照料中心提档升级项目已完工16个,占年度计划的84%;全市新开业幸福食堂32家,占年度计划的64%;3198户适老化改造已完成2544户,占年度计划的79.55%。目前,十堰养老服务正从基本养老迈向品质养老。

打造“15分钟便民养老服务圈”

7月16日,在十堰经济技术开发区宜邻养老综合体夕阳红长者服务中心,舞蹈室、乒乓球室、书法绘画室等各个活动室人气很旺,热烈的气氛笼罩着老年服务中心。

“夕阳红长者服务中心离我家不远,我们随时可以过来排练节目,很方便。”正在舞蹈室排练节目的王玉芳说。

这只是社区老年人在家门口活动的一个缩影。在我市,许多老年人像王玉芳一样在家门口的长者服务中心享受着幸福的晚年生活。

为提升养老服务能力,打造“15分钟养老服务圈”,2024年1月23日,我市印发《十堰市中心城区养老服务设施布局专项规划(2021—2035年)》,将全面完善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设施,打造老年宜居城市环境。

“为了让老年人老有所依、老有所养,我市积极探索符合新时代人民需求的养老模式,着力打造‘15分钟养老服务圈’,让老年人‘不离家、不离亲’就能享受专业化、个性化、便利化的养老服务。”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加快居家社区养老‘骨干网’建设,让幸福养老在家门口落地。全市已建成街道(乡镇)养老服务综合体32个、幸福食堂103家;195个社区养老服务站覆盖率100%,为老人提供助餐、助洁、助浴、助医等服务;探索‘物业+养老’服务模式,18家物业企业开展了养老服务,构建老年友好、宜居社区,打造‘15分钟便民养老生活圈’。”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说。

适老化改造逐步实现全覆盖

“以前上完厕所站起来很困难,现在只要扶着马桶扶手稍微用力就能起来了,洗澡可以坐在洗澡椅上,既方便又安全。”7月16日,家住茅箭区东城经济开发区徐家棚村87岁的残疾老人王从荣,对适老化改造后的家用设施赞不绝口。

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居家适老化改造是我市民生实事项目。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健全完善我市居家养老服务体系,提升老年人居家养老服务质量,近年来,市民政局积极推进居家适老化改造民生工程项目,目前,全市居家适老化改造已逐步达到全覆盖。

适老化改造是补齐养老服务短板的重要一环,更是补足居家养老、满足群众养老需求的关键一招。十堰市特殊困难老年人居家适老化改造实施方案中,将分散供养特困人员和脱贫人口范围的高龄、失能、残疾老年人家庭列入重点保障对象,采用村社区排查摸底、家庭自主申请、镇街道入户评估、民政局审核确认的方法,精准筛查改造对象,提升适配程度。

“‘十四五’期间,全市计划完成改造1万户。目前,已累计完成改造7261户,2024年底实现累计改造7915户,2025年实现累计改造1万户。”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居家养老上门服务走进千家万户

家住张湾区红卫街道袁家沟社区的朱桂芳老人,双目高度近视(接近失明),腿走不动路,无劳动能力。老伴儿患有帕金森病、高血压、心脏病,无法正常行走。孩子常年在外,老两口行动不便,做饭艰难。自2024年张湾区开展居家和社区基本养老服务提升行动项目后,天与智慧养老服务有限公司助老员刘云开始上门为老人服务。在了解到老人的身体状况和家庭情况后,助老员每天中午到朱桂芳老人家里为老人做一顿可口的饭菜,并帮老人打扫卫生、洗衣服,空闲时间还帮老人按摩。两位老人接受上门服务后,生活质量显著提升。

市民政局在养老服务方面进行积极探索和实践,将“类机构养老院”搬进老人家中,实现以政府为主导、市场化参与、居家为基础的现代化养老服务模式。

为进一步满足老年人就近、就便养老需求,我市开展居家和社区基本养老服务提升行动项目。服务对象是60岁以上老年群体,优先支持特困、低保、低保边缘、低收入、中低收入等经济困难的失能或部分失能老年人。对符合居家养老上门服务条件的老人,按照“一人一策”服务管理标准,根据其身体状况和实际需求,由拥有专业照料护理能力的养老服务机构,提供助餐、助浴、助洁等生活照料服务,康复、护理等健康医疗服务,访视陪伴、情绪疏导等精神慰藉服务,关爱巡访、紧急救援、家政等服务。

“目前,全市依托金民工程提升行动板块和市智慧养老平台,为6000余位老年人提供居家养老上门服务,对3032张家庭养老床位建设进行全过程监管,已完成家庭养老床位建设任务1200余张。”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说。

幸福食堂解决老人“吃饭难”

7月16日11时40分,张湾区车城路街道公园社区幸福食堂门口,居民们围坐在一起唠嗑。“今天的午餐有白菜炖肉丸、青椒肉丝、芹菜香干,不仅丰盛,而且营养美味。”70多岁的江顺娣和80多岁的赵书城看着幸福食堂门口展示的菜单,笑呵呵地说。开饭后,老人们排队打饭。看到有腿脚不便的老人,食堂工作人员立刻热情地迎上去,帮老人打好饭菜并端到桌上。

据了解,为解决老人居家养老“吃饭难”问题,我市将幸福食堂建设列为重点民生实事项目,从2022年开始建立并完善社区老人助餐服务体系。

去年以来,一批幸福食堂陆续建成。记者从市民政局获悉,我市已经建成103家幸福食堂(助餐点),其中十堰城区建成幸福食堂27家、助餐点5个,运营状况良好。

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在十堰中心城区按照3种模式建设幸福食堂,分别是“餐饮企业+幸福食堂+助餐点”模式、“养老服务机构+幸福食堂+助餐点”模式和“物业企业+幸福食堂+助餐点”模式,鼓励物业企业利用自身优势因地制宜开办幸福食堂。每家幸福食堂选址在人员集中、交通便利的地段,实行阶梯价格收费,给予老人优惠,并不断改进菜品、优化服务,方便老人就餐。

“2024年,全市城市社区幸福食堂覆盖率达到60%。”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家门口养老,娱乐休闲就在社区内,打造“15分钟便民养老生活圈”,适老化改造让老年人生活和出行方便,助餐吃住上门服务,让老年人晚年生活无忧……一系列养老服务举措让我市养老服务从基本养老迈向品质养老。来源:十堰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