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25年04月12日  22:57:49  星期六

当前位置: 首页 > 工作动态 > 县市区工作动态

郧阳区:优布局 强改革 提质效 推动养老事业新发展

来源: 市民政局    发布日期: 2024-06-18

近年来,十堰市郧阳区充分运用共同缔造理念,持续完善覆盖全区养老服务网络,充分发挥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在发展养老服务中的重要作用,加强监督监管提高养老服务质量,着力构建供给高质量、普惠高水平、享老高品质的养老服务体系,以高质量养老服务满足老年群体多层次、多样化养老需求。

一、健全区镇村三级养老服务网络,形成养老服务“全覆盖”

立足养老服务需求大、特殊群体期盼高质量多元化养老服务的实际,构建区-镇-村三级养老体系,确保养老服务全覆盖。区级集中特殊化群体养老。发挥区级统筹优势,为特困供养老人、完全失能老人、特殊病患老人提供专业化、集中供养服务。在城关镇牧场沟村新建区民政福利中心,集中为全区275名特困供养的完全失能老人提供生活照料、医疗康复等服务,确保失能特困人员“应护尽护”。将柳陂镇福利院老院区改造升级为十堰健安精神病福利院,集中收治全区精神病患者,其中具有养老需求的患者可以在接受专业治疗同时享受养老服务。乡镇福利院医养结合兜底养老。20个乡镇均建设福利院,养老机构覆盖率达到100%,床位扩充到5000余张,在保障财政供养人员养老服务基础上,面向社会开放,吸纳更多老人进院养老。提供医养结合服务,在乡镇福利院建设老年病人专科卫生室,配备2-3名医护人员,建设老年病房配备常用药品,配置专用救护车,满足老人日常就医需求。实施乡镇福利院提升改造工程,完善食堂、活动室、医疗室等基础设施,配备3-5名工作人员,提供全方位服务。村级多元特色养老。充分发挥各村资源优势,探索开展“党建+养老、互助+养老、公益+养老”等多元特色养老模式,为部分不愿离家的老人提供补充养老服务。如南化塘镇黄柿坪村创新党建引领的互助养老模式,利用村集体房屋为老人提供互助式日间照料。杨溪铺镇鲍沟村打造“助老员公益性岗+养老”模式,设置3个养老服务公益岗,为全村老年人提供养老服务。杨溪铺镇风火山村引导退休职工创办民营养老机构,同时解决老年就业和农村养老难题。

二、推进公办机构“公建民营”改革,探索养老事业“新路子”

为解决资产闲置、服务不够专业等问题,大力推进公办养老机构“公建民营”改革,将政府投资兴办的养老设施的运营权交由企业或社会组织运营,实行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把公办兜底保障和民营专业灵活的优点相结合,提供更高品质的养老服务。目前全区现有公办养老机构21家,“公建民营”改革成效明显的4家,探索出三种改革模式。资产租赁合作经营模式提升资产使用效率。茶店镇农村福利院共有床位数120张,入住财政供养老人约40人,在保证机构性质不改变、服务水平不降低、国有资产不流失、业务监管不缺失基础上,以国有资产为主体,采取租赁模式引进民营养老机构郧阳区好儿女托老院,接受区民政局和茶店镇人民政府管理和业务指导。茶店镇农村福利院与好儿女托老院签订10年房屋租赁协议,将60张床位租赁给好儿女托老院,双方共用食堂、广场、卫生室等设施,共同开展文明寝室评选等活动。目前茶店镇农村福利院共入住84人,其中好儿女托老院入住48人,床位利用率提升40%。职能外包专业运营模式开展差异化服务。全区精神障碍老人约有200人,不仅需要高水平照料服务,还需要专业治疗服务,普通养老机构难以满足。柳陂镇农村福利院老院区进行专业化改造升级,通过公开招标的方式,引进具有精神病人照料护理、医疗康复等相关资质的十堰健安医院作为运营方,每年向区民政局缴纳15万元管理费,自负盈亏开展经营活动。目前,健安医院已收住精神病特困供养对象92名,切实解决了患有精神障碍疾病特困供养对象的照料、医疗、康复等养老服务需求“物业+”适老化改造模式服务社区居家养老。杨溪铺镇青龙泉社区践行共同缔造理念,探索社区主导、能人牵头、群众共管“物业+养老”服务新模式,由群众推荐的社区能人及社区居民组成自主物业,将小区划分为8个片区,党员干部及物业员工分片包联社区居家老人,为老人提供基本服务。针对不愿意或不方便到福利院的老人,坚持“一户一策”原则,按照户均不低于3000元的标准开展适老化改造工作,支持物业服务企业因地制宜提供居家社区养老服务,有效降低老年人居家安全风险。

三、持续完善管理和运营监管体系,确保养老服务“提质效”

探索三项机制,构建养老服务需求发现、过程管理、评价提升闭环,提高服务质效。建立联动排查机制。部门、乡镇、机构三方联动,建立常态排查机制,民政、卫健、人社等部门发挥行业监管职能优势,通过医疗、就业、临时救助等数据发掘有养老服务需求的群体;乡镇和村、社区开展户户走到,及时将家庭出现变故、因故因病致贫等特困群体纳入财政供养范围,提供养老服务;养老机构为服务对象建档立卡,定期跟踪回访,确保每位老人都能得到养老服务。建立区级直管机制。将全部乡镇福利院由属地乡镇管理调整为区民政局直管,由民政局统一划拨经费、考核管理,并开展业务指导,委托第三方机构对各福利院的资产、债务、资金情况进行全面审计摸底,充分掌握机构资产情况,全流程、全方位管理养老服务机构健全多方评价监管机制。服务质量由老人评价,定期听取老人、家属等多方评价,以老人意愿为主改善服务。聘请第三方会计事务单位对所有福利院账务统一监管,实行月度财务资金报备、统计制度,资金使用由民政局统一监督管理,保证各类养老服务资金使用规范、安全。



站长统计
关闭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