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关注】
省委“下基层”实践活动简报推广十堰养老服务工作经验。近日,省委“下基层”实践活动简报刊发《十堰市聚焦多元化养老需求,让“幸福养老”走进群众》,推广十堰养老服务工作经验。深化实践活动以来,十堰针对留守、高龄、失能老人多,东风公司退休职工多等情况,聚焦群众多元化养老需求,强化政策支持,创优环境加“力度”;做大项目支柱,设施覆盖拓“广度”;打造创新支点,培育特色增“亮度”;提升质量支撑,优化服务显“温度”,着力打造全周期、多层次、广覆盖养老体系,让“幸福养老”走进群众。
十堰3个社区拟入选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10月20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全国老龄办发布《关于2023年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拟命名名单的公示》,拟命名1000个社区为2023年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其中,十堰市张湾区红卫街道王湾社区、房县城关镇小西关社区、郧西县城关镇东方社区成功入选。
十堰民政系统在“湖北工匠杯”技能大赛中取得佳绩。近期,省民政厅、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组织开展2023年“湖北工匠杯”技能大赛——民政行业职业技能竞赛。十堰民政系统组织业务骨干积极参赛,共有13名参赛选手荣获个人赛事奖项,其中,二等奖3人、三等奖7人、优秀奖3人;十堰市民政局荣获养老护理类赛项团体三等奖。
【民政要闻】
十堰召开2023年“慈善一日捐”工作推进会。10月24日,十堰召开2023年“慈善一日捐”工作推进会,副市长龚举海出席会议并讲话。会议通报了全市2023年“慈善一日捐”活动进展情况。会议要求,要把“慈善一日捐”工作摆在重要位置,着力打造“阳光慈善”,切实做到让捐赠者放心、让受助人满意、让全社会明白,形成“处处有善、时时可善、事事行善、人人慈善”的社会效应。
十堰农村特困供养机构体制机制改革推进会召开。10月26日,十堰召开农村特困供养服务机构体制机制改革推进会,副市长龚举海出席并讲话。会议要求,各县(市、区)要强化服务设施建设,提升供养服务水平,深化管理体制、运营机制改革,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强化机构综合监管,着力构建县级特困供养服务机构“1+2+N”的供养模式。目前,各县(市、区)改革工作正在积极推进中,8个县(市、区)已启动清产核资、运营方引入等实质性工作。
十堰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工作在全省作经验交流发言。10月31日,十堰市民政局在“2023年全省生活无着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联席会议”上就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工作作经验交流发言。省民政厅对十堰充分发挥联席会议机制作用、创新开展街面巡查“零点行动”、医养结合推动精神障碍服务对象照料服务、整合资源实施救助服务“双百工程”等经验做法给予肯定。
十堰市首届社区社会组织公益项目创投大赛成功举办。10月31日,十堰举办首届社区社会组织公益项目创投大赛。本次大赛重点围绕生活服务类、公益慈善类、文体活动类、社区事务类等申报项目,引导社区社会组织助力共同缔造行动,以小切口解决居民大难题,助力提升我市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全市89个社区社会组织报名参赛,经初赛筛选,9个公益项目入围决赛。目前,全市培育社区社会组织近1.1万家,有效助力产业发展、乡村振兴、共同缔造。
全市751个村(社区)建立运行社区公益基金。为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共同缔造活动,助力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十堰各级民政部门积极动员指导各乡镇(街道)、村(社区)建立运行社区公益基金,筹集资金解决困难帮扶、环境改造、养老托育等群众关心关注的焦点、热点、难点问题。2023年,全市共有751个村(社区)、40个乡镇(街道)建立运行社区公益基金,村级覆盖率38%,年度内筹集资金882.24万,历年累计筹集资金3519.3万元。
湖北汉江技师学院“逐梦助学扶困成长基金”成立。11月7日,湖北汉江技师学院举行“逐梦助学扶困成长基金”启动暨捐赠仪式。来自湖北汉江技师学院全体职工、校友、企业踊跃捐款,筹集首期资金208万元,全部用于资助或奖励学生。自今年起,湖北汉江技师学院将每年从事业收入中提取50万元,注入“逐梦助学扶困成长基金”。
【经验撷英】
十堰巧用“加减乘除法”,答好基层减负“综合卷”。十堰市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基层治理和减轻基层负担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深入落实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规范村级组织工作事务、机制牌子和证明事项的通知精神,制定事项清单、开展专项行动、公布投诉举报电话,巧用“加减乘除法”,创新基层治理模式,答好减负增效“综合卷”。一是强化政治引领,优化工作机制做“加法”。成立减负工作专班,建立协调推进、督办指导、跟踪问效、宣传引导4项工作机制,明确10项主要工作任务。将减负工作纳入年度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县乡党委书记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评议考核和主题教育考核评价内容。二是发挥治理效能,精简权责清单做“减法”。制定“四个基础清单”,包括依法履职事项、协助事项、负面清单和监督指导电话清单,实现村级组织工作事务权责明晰。规范精简标识标牌7938个、清理精简微信群(QQ群)等平台3082个。制定不应由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出具证明事项清单,压减“万能章”证明事项80%。累计发放便民服务卡20余万张,代办帮办实事1.9万件(次),依法办事、高效便民。三是夯实减负基础,强化工作保障做“乘法”。选优配强村“两委”班子,村党组织书记、村委会主任“一肩挑”人员占比提高至99.5%。优化村“两委”成员结构和年龄结构。抓好骨干力量“培训赋能”,举办4200多场次“党务讲堂”,开展“线上线下”主题培训30余次,对村干部和驻村干部进行全覆盖培训。大力实施“智慧社区”建设,推进社区公共服务事项“一网通办”“一网统管”,开发12个功能模块,60余项应用,惠及60万人。四是破除层层加码,严格监督考核做“除法”。全面梳理面向村级组织考核和“一票否决”事项,公布投诉举报电话。建立基层工作事项双向评价机制和基层负担常态化监测工作机制。建立基层减负观测点42个,聘请6000余名监测员,开发“村(社区)负担监督小程序”,督促相关部门单位严格履职,确保真正减轻基层负担。